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定性

關燈
人到了一定年紀,就“知了天命,”生活的節奏,定了性。就要綜合考慮自己能做什麽,該做什麽,怎麽去做。

因為人的時間是有限的,能做成的事情是有限的。

綜合來說,還是以道家為信念核心。道是一種文化,一種價值觀,填補心靈空虛的信仰

《未來簡史》說未來數十年內,AI將會淘汰大多數人的工作。大多數人將成為沒有用的廢物,靠虛擬娛樂和低保活著,而很少一部分掌握AI能力的人,將依靠機械改造和生物技術,成為長生種的神,可以說人類基本變成兩種物種,而區別只要是信息運作的能力。這種事能不能成功兩說,中間的社會沖突不得打一場世界大戰啊。

作為基層的人類的我們,在這個時代扮演什麽樣的角色呢

有人的時代就有道家的理想,不過核心會隨時代進步而改變,但道的精神永恒,這一刻,張三豐和我同在。

不管是能活十年,還是活五十年,總要綜合考慮,像一個道士一樣生活。飲食,醫療,運動,作息,學習,工作,人際,都要綜合考慮和經營。

大概主要用心經濟,信息,生物三個領域。

經濟,是經世致用之學,大概是從小的興趣,信息是最容易的技能樹,二者結合,就是運籌帷幄,大約可以安身立命。

生物則是為了獲得長生的信息渠道,各有取舍。

其實就是開個小店,不用心經營也會虧本的。

出去打工就那麽回事,私企裏全是親戚,靠嘴炮做管理。有限的資源裏擠著無限的人。

碼字也是一種常見的思維模版,到處熟悉而泛濫。

找老婆倒知音難覓,倒像是和尚找師兄弟一樣,其實真的覺得色即是空,期待找一個道侶過日子。要是可以大數據匹配一下就好了。

道家是一套系統的文化,是“心”,而包裹的技術與時俱進,如此,則得度彼岸

做夢夢見瘋狂做題,還是讀書簡單,只要研究學問就有飯吃,所以還是覺得有一門學問不斷研究比較好玩,所以這才是我廢宅的本質嘛。

霍霍霍,所以我不是勤奮,實在是太無聊了哈,不停的研究不同的小說,其實是因為想找東西研究,所以也算是熱愛,研究碼農,也是因為資料找起來容易,還有飯吃,就這麽簡單咩,可惜年紀太大了,不然重生高考時,就能混個專業,可以種地成世界第一,國家給裝備讓我練級,不像現在只能混個碼農或者民科,為什麽要混碼農呢,因為這樣碼字撲街了也餓不死。。。

其實學校裏的圖書館,網絡,操場,花園,城市裏都有,悠然自得,充實快樂,其實過的也挺好的,近乎道矣

看書未必追求名氣,而尋求補充自己的結構,計劃,思考,消化,理解。人的一生是一個書架,一個書架是人的一生。當浮華過去,這樣的平靜,反而更是一種別有的充實。

幾百年前的《西游記》,其實說的是如何降伏心猿意馬。其實時代技術怎麽變,對人心來說,沒有本質區別。還是三千年前佛祖的問題:須菩提,雲何降伏其心。

我想著讀完計算機大專遠程教育,這個基本是過場,然後去讀個北大的計算機遠程教育本科,這個有點認真了,有機會的話,讀個認知科學的研,沒機會的再讀個遠程教育的研也是可以的。

人活著,總要有點追求嘛。再不濟,拿來招搖撞騙混碼農飯吃,也容易。重生的話,會去盡量做學霸,因為那樣比較有意思啊,隱藏在世界暗處的真實世界哦。

人為什麽要讀書呢?因為這樣你就不至於僅僅為了謀生而工作。當你選擇喜歡的書讀了之後,你甚至可以把工作當作樂趣,這無關金錢,更是一種對世界深度的理解。

常常有教科書式的教材教人寫網文,套路,打臉,爽點,高潮等等,其實這種套路看多了反而是劇毒吧,真的照這麽寫出來的小說反而沒法看,我覺得真的好看的小說都有一種作者的神在裏面,燃燒了作者的神,小說才能言之有物。

但是呢,對老白來說的劇毒,對小白來說,反而是千錘百煉的套路爽點,對老白來說,熟不可耐的套路,對小白來說,沒看過的刺激啊,所謂得小白者得天下。

讀者就跟韭菜一樣,割了一茬又長一茬,永遠割不完。誅心的說一句,老油條一樣的老白讀者,反而沒有新嫩小白讀者容易花錢訂閱。然則這樣的話,必然導致小說寫作套路化,無趣化,變成一種模版工作了。

物競天擇,大概就是如此。

市場無形中的規則,造就了必然的寫手和讀者,就跟那個說笑話的笑話一樣。

“這個笑話這麽好笑你為什麽不笑?”“因為已經笑過了,所以真的不覺得好笑。”

說起來小說看多了,唯一的好處,就是你會知道哪些段子好笑,哪些段子大家都笑過了。

不過作為一門混飯吃的手藝,其實和編竹筐去菜市場賣沒有區別

相對於大多打工,這已經是相對有趣和有創造力的工作了

其實碼字也好,碼農也好,都沒有太大的激情,因為都看見了模版,但是,為了生活。

我覺得自己像《大時代2世紀之戰》裏的方新俠,自己給自己下一個學習目標,以天地為師,以自己為師,最終發現,原來只是隨便說說的計劃,反過來成了指導自己的人生規劃,甚至變成一種最充實的存在意義。

夜讀《南華》,讀至“至人無己,神人無功,聖人無名”,悠悠然大概有那麽點意思,大概老莊支撐華夏千年的智慧,今天依舊照亮了我的靈魂。

言語的範疇是思維的界限,說到底小說電視都看不下去,是厭倦了陳舊的思維模式。不得不翻一些深沈的書,因為這是生活本身的需要。

這就是生活本身。

走出陳見,如同離開家鄉。

花好月圓,卻是我再也回不去的故鄉

歲月如梭。紅塵若夢。

命運如同棋子,當他給你關上了世俗的門,生命自然會尋找到另一條出路。

不只是生存資料的獲得,還有內心靈魂的平靜

我人生的全部軌跡,生活,學業,一切,全都沒有按部就班的,全是我自己本能的經營出來的,大概這是一種求生的本能?

所以尋找真理的道路的寂寞,對於我來說,已經是一種習慣的必然。

碼字和碼農是最好的知識具現,換取生存資料

就這點來說,萬木春,核動力戰列艦那種風格倒最適合我?

it背後的AI,文字背後的思想。

其實人工智能十年內就能發展出碼字的技能,嚴格的說現在就有碼字軟件,但和機器翻譯一樣,對接上存在不融洽,也就是所謂的自然語言處理不行。這個可能需要更加龐大的運算數據。

但是解決了這個問題,也許那些腦洞大開的小說還不好覆制,像那些程序化的高潮,升級,打臉,套路文,其實和程序也差不多,還不是想有多少就有多少,以計算機的運算能力,日更億字都是小意思。

純粹的作為創造性藝術的文學創作思維,可能才是人工智能無法取代的真正未來在這樣的時代進步前,哲學,文學,語言學,乃至思維本身,都要重新定義。

《終結者》的大場面,《哥斯拉》的生命奇跡和國家機器,《超時空接觸》的宇宙無限和宏大機械。

作為個體,總是向往真正意義上的人類文明,做點有趣的事情,比如大公司的技術宅,參與一些可以稱作宏大的事情。總不至於一輩子只是個市井小販。所以以此所謂依舊學習的動力。

生產力的進步決定生產關系的改變,舊的生產力決定了舊的生產關系,而新的生產力進步必然導致新的生產關系,新舊兩種生產關系的沖突必然是激烈的,從思想開始,以法律結束。

我們生活的游戲規則,雖然延續文化的舊規則,但其實是因為法律中有太多不能落實到細節的漏洞,人如同大數據下的棋子,必然會互動到某種平衡狀態,其實人只所以鬥爭,是因為鬥爭有好處,鬥爭有手段,比如藥物,心理,言語,暴力等,如果沒有漏洞,自然也就沒必要鬥爭了。

人不能超脫他的時代,但同樣無法阻止生產力的進步促進的生產關系改變的進步

人就是這樣的一種社會動物,如果早十幾年認識到這點,我大概可以活的聰明的多。

紅樓夢裏的豪門,金瓶梅裏的市場,古惑仔的江湖,娛樂圈的是非。數十年折騰,一場江湖喧囂,不管你在哪個圈子,都是一樣的過程,一樣的結局,開始的喧囂,最後的退場。

這種博弈是人心的本能,無處不在,哪怕兒童的游戲,而最終在社會中容納於一套覆雜體系之內。

人在棋局裏,你想不參與都不行,繁瑣徒勞,在欲望和虛幻之間徒耗數十年生命,最後無意義的消失,這就是我們必然的結局。

無視欲望,避免紛爭,傳統社會給了出家這個選擇,其實能不能成佛兩說,清靜自在,原也是一種不錯的生態。

假如紅塵沒有我要的果實,我又為何要在紅塵耕種?

決定你是什麽樣子的人的,是棋局需要你成為的樣子,但不管你在怎麽樣的棋局,總是逃不脫棋子的命運。

中國數千年的自以為高明的鬥爭智慧,養出的戰爭機器,還有名為“豪傑”“好漢”“不能婦人之仁”“厚黑”的文化。

人類執迷於各種文化,迷戀酒的,有迷戀色的,紅塵碌碌。人都是文化的棋子,色享受是,盡皆是空,這樣覺悟的話,其實倒獲得永恒平靜。作為一個人的抱負,理想,法制,未來等等。然則時間的無能為力。想想還是算了,這中間多少利益糾葛,哪是我這樣毫無根基的可以參與的。簡簡單單做個技術宅,其實也是一種意義上的出家吧。

很多知識我不是不想學,是覺得和自己的想法連貫不上

很多工作我不是不想做,是覺得沒有意思

基於工作的實際需要,大概寄托信息和經濟學,三五年內練成一個把金融世界2玩出花的數據經理人,是比較有趣和可信的將來。

現有的工作經驗都可以化作資糧。

大道無常少人修,看書和碼字反而成為主要的心理需求

我對這個表層的社會闕值太高,感覺索然無味,只有追索內心,才能獲得興奮感。

團購的項目是一個城市的列舉,實在沒想到人能幹的事情這麽有限,周圍能旅游的地方那麽少,想來,是作為人能做的事情太有限。

倒是科學家,有古代武癡般的快樂,可以有一個不斷深入研究的游戲。

嗯,近日回思生平所見所感,耳濡目染,很多當時不明白的事情都想明白了,忽忽然覺得一個經濟體的運行秩序思維,心中有了大概。大概如開一個餐廳,少的只是廚師的技術細節,而做不同的工作,都可以慢慢積累的細節。

其實人都是在搶位置而已,在低水準的勞動位置,人不具備不可替代性,所以一個穩定的位置往往寄望於博弈下的平衡。

就好比碼字,你一個人穩定更新,甚至有完本記錄的人,編輯肯定更喜歡你,因為你專業嘛。

就好比很多工作,老板都是尋找長期穩定工作的位置。

其實很多工作都可以做,本質在於原始的數據處理工作。

自主創業的經濟體,其實也只是個大號的經濟人,除了本位的經濟作用,更多的是博弈下的平衡。

說到底,都是套路。

只是一般情況下人很難走出套路,尋求知識縱深是比較好的突破口。

籌帷幄,那是諸葛,其實誰又能看清大勢和趨勢呢?長久的歷史博弈形成的動態平衡下,我們生活的都是套路,或為經驗。

在小地方從政沒有資源也走不遠,最終都會變成固化為某種應激思維的生物,走來走去未必走的出去。

說到底,小地方的游戲本來大多就不覆雜,幾十年下來,大家都看明白了,呼啦啦的搶飯吃而已。

主播賣笑,寫手賣萌,銷售賣身,說到底,大家都只是遵循冥冥中的道和人性,適者生存罷了

網絡生態,有人論壇刪帖,有人做主播,有人做網紅一天賣幾千萬的衣服,有人碼字賺幾百萬,有人經營公眾號做推手,各種網絡自成生態。其實網絡的可怕在於他的信息處理量大,所以最高明的往往一夜暴富。

其實我十幾年網絡白混了,基本沒得到什麽好處,其實也沒認真想過獲得什麽好處。一切末端關系經濟的系統,最後都會發展成一段產業。美女可以做網紅,人難看,就只有碼字了。。。。也有做網頁,也有刷阿裏,也有刷百度。網絡生態的眾生態,總是都是有事做,可以生存。

其實很多網紅乃至大神,背後都有一個團隊運作,而碼字更多的研究人心的文字,主觀要素多一些,更有個人英雄主義成就感

世界現在在信息化,未來還要AI化,世界的變動,我們在中間的安身立命。

太祖年輕的時候,讀曾國藩傳,寫道,文正收洪楊之役。何其智慧利落,三四十年後,他一手從大山帶出的隊伍,挺進大別山,過長江,下金陵,雄才大略,浩浩蕩蕩,自己豈不又成為後人眼中的前人。

以史觀己。悲乎光陰虛度,年華老去。

怎麽活著才算有意義?這是個問題。

社會活動本身其實一個活的信息處理體系,民國的那些風雲人物,除了搞學術的,有幾個在乎學歷。劉強東在北京中關村大樓開他的京東電腦耗材店的時候,也是滿滿的無可奈何求生存吧。

王者榮耀和圍棋,本質上只有覆雜性的區別。圍棋可以入段,王者為什麽不能升級?

或如太祖的《中國農民調查》或者《論持久戰》,不爭一時一地之利。看清大方向,積小勝為大勝。比如十年磨一劍的經營某些技能樹,則好過毫無頭緒的混日子。

據說專業和人的性格契合,諸如PRO-E,從工程到管理都講究系統化。從三代開始,CPU多是工程師出身,大概也是一種性格上的必然。

文字如同性格,漸漸的寫一些自己真正覺得想寫的風格和東西,則如同,對月淺飲,是一種心境。

今天翻了翻了古龍舊作,名劍風流,雖然我中學時候,就翻看了金庸,古龍的全集,然則那時候看的只是熱鬧,連情節都忘記的差不多了,現在看來,倒反而在文字處看出一些門道。

當年新武俠群雄並起,古龍能殺出一條血路,自有過人之處,然則如同《法律與秩序》裏的細節,看人挑擔輕松,自己挑起千斤。

要吃寫手這碗飯,只怕要下苦功夫,從基本功練起,沒有一個行業是簡簡單單就能做好的,因為簡單的都已經被淘汰。

諸如網文,除了走馬觀花的套路小文,深入的都要看積累和思想,《法律與秩序》這種作品,沒有若幹年的法律知識和實踐寫不出來

大概生活就是如此,有了門道,看了熱鬧,過的不好不壞,大概就是我們大多數人必然的平凡生活。

真的要做什麽覆雜的事情,不說覆雜的社會關系和處理,就是需要的知識儲備,法律,經濟和管理,都要讓人傷腦筋。

說到底,人的時間和人的腦力都是有限的。

其實就是機會成本。

如果你像比爾蓋茨一樣,丟了錢都懶得花時間撿。自然不一樣,否則吧,寫一本全職半年一年,如果你本身可以做多少事情,自然不能這麽浪費時間,但如果你本來一年半年也做不了什麽事情,那用來碼字也不可惜。

古龍寫《名劍風流》時還不成熟,明顯的文字比較幹,還是對話流,古龍的巔峰應該是《多情劍客無情劍》《歡樂英雄》,文字渾然天成,情緒潛移默化。

很多大神早年的作品,乃至金庸古龍黃易等大家成名作。其實放在現在也未必出眾。真的要以小說為業。必須與時俱進

,不斷跟進潮流,想來任何行業要做的專業都必須付出很多。

如果寫女頻文,肯定是找幾部大賣的師奶生活片摸索的套路,套路雖然狗血,卻是最成熟的體系。

商業寫作,其實是一種賺錢的工程,揣摩的細節,千錘百煉。

而如果自己的文字,其實寫在這裏就足夠了。

你寫書的目的是什麽呢?是文以載道,還是商業化寫作。商業化寫作,你就要迎合市場,迎合讀者心理,很多時候,僅僅需要有趣。如同面向對象編程,或者逆向設計工程。

其實以餘華,王安憶,莫言之類的傳統作家而論,他們的作品和網絡小說截然不同,爽點不同,文化不同,連語言細節都不一樣。他們如果寫網文,多半也要撲街。

其實網絡文學也是瞬息萬變的,一兩年前可以成功的作品,現在都是學我者生,似我者死。

說到底,我碼字除了想賺錢,其實只是想單純的做好一件事。從學習理論,打磨文字到迎合心理,用兩到三年,修改打磨一本商業文出來。大概只是偏執狂的心理,如同我在這裏的碼字。

歷史,網文,文學,渾然一體,說不懂吧,都懂點,說懂吧,一事無成。大概也是一種閱歷。諸如傳統文學的東西,也漸漸有些體悟。其實神格是有限的,現在的年輕作家寫的再好,也無法幹過魯巴老之類,就算如金庸瓊瑤般劍走偏鋒,也是一時氣運所鐘。

有點看清了道道,然後又想著,來到這個世界幾十年,總要認真幹成幾件事。撲街不撲街兩說,看了十幾年書,總要認真完本一本小說吧。紅塵滾滾,蕓蕓眾生,誰來看書,誰來買書,誰抱著什麽心態看書,誰又期望從書中獲得什麽。

想著路上的行人行走。其實餘華,莫言,王安憶,又有多少人真的懂的欣賞。排除了他們名氣的光環,又有多少人會去看他們的書呢?

人上班,寫書,結婚,揣摩人心,蕓蕓眾生,其實都是一種道的行走者。遵循道,行走世間幾十年,然後必然的消失,這就是我們必然的命運。

不管怎麽樣,碼字至少是一種食腦的文雅謀生手段,好過搬磚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